编者按
4月2日,本报刊发“后六环时代,大北京未来”的专题报道,引发广泛热议与传播,为此,特召集部分专家学者就此话题再行延展,深度争鸣,以飨读者。
“大北京”的机缘与命运
主持人:“大北京”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了多年,区域发展从静态的蓝图将要付诸行动仍须时日。而且,“大北京”的寄望一直面临行政藩篱的约束。该如何看待“大北京”面临的机缘与挑战?在未来“大北京”必然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方向下,如何就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产业分工、产业转移进行协调,恐怕还是要依靠市场规律的力量。各位专家对此有什么看法?
陈耀:如果勾勒出中国投资走向的路线图,可以用4个字描绘:北上西进。北上是主流,而且流动速度越来越快。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,投资主流开始往“长三角”转移,再后来继续北上,最集中的便是京津冀地区。参照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份额来看,“长三角”和“珠三角”份额都在减少。2006年一年大体减少了0.9%左右,而京津冀地区则上升了1%。
城市经济圈是一国经济的重心区和增长极。由于环渤海地区地理区域面积比较大,基于当前这一区域联系较松散的现状,在战略上可以考虑分步进行。发展区域经济,不是要取消区域内竞争,而是解决政府和企业在竞争中的“错位”,使政府从本来应当由企业资本主导的事务中脱身,去做合格的裁判员而不是当运动员。
事实上,国际战略投资家更多看中的不是政府提供的优惠与让利,而是当地优良服务配套环境、规范透明的制度和高效的行政运转体系。理论上讲,区域竞争不等同于辖区政府间竞争或地方政府竞争,而是包括地方政府、当地企业和居民在内的多元主体所构成的、体现区域整体利益的一种竞争。我们说一个地区竞争力强,绝不仅仅是指当地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,当地企业的状况才是竞争力的关键;在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中,提出“人人都是环境”,表明当地居民的行为和文明程度对地区竞争力也具有重要影响。但是,由于地方政府在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中实际上扮演着“推动者”的角色,因而自然也成为区域竞争中的一个重要主体或组织者。区域竞争主体以地方政府组织为主,尚未真正向企业化运作转变。 |